作为一个由传统媒体转型的网站,19楼没有继续做新闻。这种定位源于19楼最早就是“玩起来的”。
2010年夏天,在北京举办的互联网站长年会上,轮到周鸿演讲了。一贯尖锐的周依然到处“放炮”,说完腾讯说金山,说着说着,他说到了“19楼”。
他的意思大致是,“今天,在区域性社区这个细分市场,几乎所有人都言必称19楼怎样怎样,但很少人看到19楼是怎样闷声不吭,埋头改进用户体验,做成了现在的规模。”
听到突如其来的表扬,让坐在台下的汪震宇觉得很惊讶。他从来没有见过周鸿,听说这门“红衣大炮”不好惹、好斗,更别提表扬他人了。19楼是指杭州19楼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汪震宇是这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用户体验”正是他主要负责的工作之一。
与周的好评类似,惠尔邦也认可19楼的价值。惠尔邦橱柜总经理林强在考虑建立一个面向浙江省用户、主打网络平台的优耐橱柜系列时,主动找到了19楼。林强比较了以往与多家网站举办的促销活动后,发现通过19楼报名的用户群体基本上是30岁左右的年轻白领,这正是他想找的目标客户。精准的营销效果加上19楼在浙江不少城市都建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对浙江省内一定的影响力,惠尔邦最终将19楼作为了唯一的网络渠道。
如今,19楼正在向“做中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的目标迈进。截至2011年2月,网站拥有的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其中,杭州本地用户占2/3,活跃用户超过了100万。2010年,19楼的净利润接近2000万。
与很多互联网公司相比,19楼的经营规模并不大。但与很多网站不一样,传统媒体背景的团队做好互联网是公认很难的事情,全球都是这样。作为脱胎于杭州本地都市报《都市快报》的网站,19楼与很多处于经营窘境中的媒体网站相比,成绩就很不一样了。一个例子是,几年来,19楼已经接待了近百拨大大小小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参观团。
19楼的起源是偶然的。2000年时,林煜喜欢泡在新浪的读书沙龙BBS上,也结交了不少网友,甚至有几位网友受林煜影响而后加入了专刊中心成为了同事。爱好网络交流的同事渐渐多起来了,2001年,担任《都市快报》专刊中心编委的林煜带领专刊中心的几位编辑、记者用自己办公的586电脑,在业余时间鼓捣了一个BBS,名字由来也很随意——当时的专刊中心在杭州日报大楼的19楼。
建立19楼的初衷也很简单,“大家在一起玩”。最初的19楼,风格十分简单,甚至没有首页,一进站便是一个黄色背景的BBS结构。林煜自任论坛管理员,同事们担任论坛版主。渐渐地,19楼也成为了《都市快报》的订户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虽然有了些人气,但是从2001年一直到2005年,除了在《都市快报》上有一些简单的采编互动外,对于19楼,运营方没有真正投入过。当时的团队不懂技术,也没有专职的人维护。服务器经常死机,死一个礼拜是常有的事,甚至一死就是一个月。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但是每当服务器重新开张工作的时候,林煜都能感觉到19楼论坛里雀跃的气息——网友还在。
文化体制改革为19楼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会。2004年,作为杭报集团子报的都市快报社被列为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单位及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获得独立的事业法人资格。
紧接着,都市快报社决定筹建独立的网络公司,19楼成为了试点中的试点。2006年10月,都快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时有10人,除了林煜等3位是来自专刊中心,大部分是外部招聘的。比如技术部主管来自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官来自东方通信。汪震宇在2007年初从专刊中心加入19楼,他把它“当成了自己一生中的最重要的创业机会”。#p#分页标题#e#
事实上,公司成立最初就建立了一套相对市场化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除了杭报集团和都市快报社是大股东之外,管理者和创业团队持有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并约定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
作为一个由传统媒体转型的网站,都快网没有继续做新闻。这种定位源于19楼最早就是“玩起来的”。从2001年网站开通,论坛中就有亲子、美食等板块。到公司成立时,被形象称为“楼”的板块都基本盖起来了,比如旅游、理财、房产、汽车等。
在这些楼层中,有些楼层刚刚建立不久,有些已经聚集了相当人气,比如亲子板块。公司成立后,这些楼层继续不断生长。“19楼就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都是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重点是做服务。”林煜说。至于盈利模式,林煜最开始没有想太多,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抓住用户,觉得只有用户喜欢网站时,客户才会了解网站对他的价值。
从2006年创立到2007年底,19楼走过了一段探索期。比如,公司正式成立后,网站一度更名为都快网,域名也随之更换。用户必须首先进入都快网,再点击论坛才能进入19楼。
当时林煜和团队对传统媒体还有依赖,希望以此借鉴都快报的品牌优势。但管理层很快发现,网友并不喜欢——他们总是习惯说19楼,从来不提都快网。
“做媒体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精英,写出来的文章很深刻。当读者喜欢看时,自己就成为一个名记者,读者会因为你是一个名记而来关注你;但是在互联网世界里,网友需要自己的表达,希望自己的话语获得尊重。如果以精英自居,就会遭到网友的痛扁。”林煜说。他意识到读者和用户是两类人——读者相对被动,而用户更为主动,这也意味着传统媒体做互联网,一定要从读者意识转为用户意识。
一年后,管理层彻底抛弃了都快网。2007年9月份,19楼的域名重新成为主域名。
在探索方向的过程中,林煜和团队发现城市生活社区是市场空白,将网站定位为“真实、丰富、温暖的网上城市”。19楼也不断对生活领域进行着细分,这使19楼的模式清晰起来:一方面,涉及城市生活服务的各类话题,为19楼汇集了大量人气;另一方面,通过对市场的垂直细分,面目模糊的大众逐步清晰起来,成为有着特定需求的用户,这使19楼在广告商的眼里具备了价值,因为效果更加精准。
这种模式也让19楼找到了盈利方向。19楼的盈利模式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基础业务,即网络广告投放;第二是战略业务,比如“BB大卖场”等综合性的网上超级市场,19楼通过竞价排名,实现营收;第三是增值业务,网站通过为会员提供增值业务,获得收入。
2008年,19楼引入了战略投资。公司也正式更改为杭州十九楼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但林煜不愿透露投资金额和投资者身份,认为“还没到公布的时候”。
在本地形成品牌后,19楼开始向杭州以外市场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2009年8月,19楼迅速扩张。19楼的扩张方式有两种,一是本地输出,比如台州19楼等;二是整合当地有潜力、理念相合的团队,比如重庆购物网等。目前,19楼已经在上海、重庆、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建立了本地团队,开展本地业务。
在外地扩张过程中,19楼的打法更加集中。据汪震宇称,19楼做过多次用户调查,虽然房产、汽车等板块,男性用户居多,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对城市生活论坛更感兴趣,占用户总数的70%。由此,19楼在外地的拓展目标更明确,不会像杭州19楼那样做一个大而综合的社区。比如“重庆购物狂”就是一个明显偏女性的社区,目前已经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城市生活类网站。
为了营造一种“有家的感觉”的用户体验,19楼内部特别设立了“用户体验精进奖”,比如,技术部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网速的问题;或者用户中心解决了网友投诉,并在处理后让网友满意的办法等。这个奖项每周都会在各部门内部评比,每季度则在公司层面评比。#p#分页标题#e#
虽然19楼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林煜并不轻松。他认为互联网是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要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胜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持续的坚持,不断的创新。林煜把19楼的竞争对手划成了八大类:腾讯、淘宝、新浪等巨头;草根站长的社区平台;天涯、猫扑、篱笆网等全国社区网站;地方社区网站;瞄准了19楼模式的地方门户网站;新兴的SNS社区;全国媒体的网站;行业垂直社区。
“这种感觉,在传统媒体里很难体会到。”林煜说,“网络上,网友的选择是千千万万的。已经取得的风光都是微小的、暂时的、一阵风过去就没有了。”林煜关注各种各样新冒出来的网站和社区,比如知乎、蘑菇街、美丽说等。
很多竞争是非常直接的。当某家大公司进入杭州做垂直行业社区网站时,19楼所有的员工都收到了应聘邀请。2010年下半年至今,19楼一直试图“颠覆目前所有的东西,进行一次彻底的创新”。至于未来的方向,林煜不愿透露。